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幼教无忧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学生真实回答带给我的沉思

学生真实回答带给我的沉思

08-05 04:00:13 | http://www.youjiao51.com | 934 |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学生真实回答带给我的沉思

  
  日前,在安徽淮北市,我借班与三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课进展得很顺利,学生敢想会想,敢说会说,酣畅淋漓。即将下课了,我说:“一节课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我特别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大家太棒了,我真想见见咱们的数学老师!喜欢咱们的X老师吗?(喜欢!)喜欢我吗?(喜欢!)你最喜欢哪个?”
  竟然较多的学生、声音响亮地说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出乎意料!第一次碰到。
  这一设计,理想的状态是学生回答“都喜欢”,一切如愿,按预设进行———“‘都喜欢’什么意思?两个喜欢?不行,只有一个喜欢!你打算怎么办?可以把‘你的喜欢’平均分成8份,5/8喜欢X老师,3/8喜欢华老师吗!学了分数就能用,真不简单!”
  “再见啦,我100%喜爱的孩子们!”
  前不久,在北京上课时也问了这个问题。让原任老师难堪的是学生齐声回答“喜欢华老师”。课后反思出个办法:“你们X老师水平真高,教出的学生这么会说话!只有‘一个喜欢’让你为难了吧?想想办法,能不能把这个‘喜欢’平均分成8份,对了,5/8喜欢你们的X老师,3/8喜欢我,不就行了吗?”
  可是,今天让我遭遇到的是自己的难堪。尴尬之余,我赶紧抓住一个轻轻说“都喜欢”的学生来救场。可是,如果学生是齐声回答“喜欢X老师”呢?我该如何应对?
  上出一节精彩的课,很难;把每节课都上得兴趣盎然,更难;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心底里喜欢老师,则难上加难。我是从心底里敬畏这个班的数学老师了。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十分敬佩咱们班的数学老师!真为你们的老师高兴,更为你们的直爽自豪!一点点都不喜欢我?你可以把那个喜欢平均分成9份,8/9喜欢X老师,1/9喜欢华老师嘛。”
  这样应对,差强人意。但说“再见了,我100%喜欢的孩子们”时却绝对是少了几分真情。
  老师和老师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喜好也会各有不同。既然“一切皆有可能”,那怎么设计更好的结尾呢?当初我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环节呢?这一环节是上这节课时临场想到的,纯属“偶然得之”。课到尾声,总结学生的表现,表达喜欢学生的情意,反过来也问问学生是否喜欢老师。两个“喜欢”一碰,就联想到小时候的“最喜欢爸爸还是最喜欢妈妈”的难题。妙啊,这样的难题现在可解了……这样的环节既总结了课堂,活跃了气氛,又在谈笑间进一步巩固了分数的认识,更体现了分数的价值和作用。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但现实告诉我,这一环节不但可能使自己尴尬,更多的可能是让原任教老师无地自容!因此我必须改变设计!
  躺到床上,反思着这一教学事件,大约30分钟了也没能想出新的设计……“哎呀,有啦———”
  “一节课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我特别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说到‘喜欢’,想起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喜欢问我们‘你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你怎么回答?对,我也和你一样会机灵地说‘都喜欢!’可是大人们会说:‘不行,不行,只有一个喜欢。’我就犯难了。现在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我吗?”……
  还题目本来面目,多好!
  哈哈,我要衷心地感谢孩子们真实的回答!是他们真实的回答,给我当头棒喝,促我反省;是他们真实的回答,给我醍醐灌顶,教我反思;是他们真实的回答,让我寻根究底,反思我的反思。杜威先生认为,当人审慎地考察某个观念的基础以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这个过程就被称作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学反思,不仅是问题的解决、技巧的获得,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成、境界的提升。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五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学生真实回答带给我的沉思相关的文章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