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幼教无忧网小学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让语文味浓一些,再浓一些—我教《白鹅》陈金龙

让语文味浓一些,再浓一些—我教《白鹅》陈金龙

12-01 00:29:40 | http://www.youjiao51.com | 961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让语文味浓一些,再浓一些—我教《白鹅》陈金龙
   作者:陈金龙    文章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享受积累,学字学词
          我教“鹅”字
         
      师:同学们注意这个“鹅(鵞)”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的身上,这样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写法现在已经被废除,规范的写法是这样的,请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
          师生共写“鹅”字。
      (关于这个“鹅”字,教材中已指出:“鵞”是“鹅”的另一种写法,现已废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写好规范字,我愿意这样解读异体字——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想让学生在学会规范写字的同时,享受汉字所特有的文化情趣,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汉字,亲近母语,亲近语文。)
      我教“净角”
         
      师:知道什么是“净角”吗?净角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出示净角脸谱)这就是净角的脸谱,浓重的色彩,夸张的画面,是我们的国粹之一,喜欢吗?
         
      (对于教学中的知识点,教师必要的讲解是不可缺少的。针对知识点的讲解策略却不尽相同,然而,既然是一个知识点,就应该抓住它并生发开来,尽力展示这一知识点所隐含着的文化内涵。词语“净角”的教学,既有色彩、形状的视觉诠释,又有京韵十足的声音传递,再加上情感、态度的文化注解,相信这个词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教“三眼一板”
        
      “三眼一板”是描写“鹅吃饭”这一部分的灵魂词语,是作者丰子恺活用词语”一板三眼”而来。先生旨在通过运用这一词语,来揭示鹅吃饭的刻板、可笑、不懂变通。然而对于当今的孩子来说,单独理解这个词语,就有困难。那么,感受又谈何容易呢?教学时,我采用了避难就易、层层感悟的方法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师:鹅的吃饭更有趣,同学们赶快读一读,看看它是怎么吃饭的。
          相机出示:“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让大家都知道鹅吃了哪几样食物?(生读)
          师: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让大家听出鹅吃饭的顺序?
          师:鹅吃的东西能少吗?这种吃饭顺序能打乱吗?这种吃饭方法就是——(师板书“三眼一板”)
          师:“三眼一板”也叫“一板三眼”,原指京剧里的一种板式,就像我们音乐课上的四四拍,同学们会打吗?
          (师生打节拍)
          师:多有趣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鹅这有趣的吃饭方法。
         
      (这一词语的处理,深入浅出,学生兴致高,教学效果也较理想。阅读教学过程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要有一个过程,我这样做,是否是尊重了学情,尊重了学生,尊重了课堂?我思索并实践着。)
      享受朗读,培养语感
          我教“大模大样”“净角出场”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出示: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师指名读,学生读得一般。)
          师:看来大家还未见过净角出场吧,相信看过之后一定会读得更好。(课件演示净角出场)看到了吗?你对净角出场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观后感)
          师:真会看,鹅就像他这样走路的,让我们再看一遍。(课件再次演示)
          师:跟鸭子走路一样吗?我把鸭子请出来,读出它们的不同。
          学生再读,绘声绘色。
         
      (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启发,可能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时间,让学生思、悟,留出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受”,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
          我教“狗偷鹅食”
      师:正是这样三眼一板的吃饭方法,我们的鹅老爷才为我们上演了这样一幕——(出示:“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老爷的脾气……空空如也。”生读。)
      师:(有学生举手)等等,他发现了问题,说说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鹅老爷”被换成“白鹅”了。
          师:“白鹅”和“鹅老爷”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白鹅”让人感觉不到鹅的高傲,“鹅老爷”可以让人知道它高傲。
          生:如果换成白鹅就不知道它有多威风了。
          师:鹅老爷多有派头啊,看来不能换。好,就让我们把鹅老爷上演的这一幕读出来吧,看谁能读成一幅会动的画面。(生练读)
          师:可以试试了吗?谁来读?(生读到“窥伺”处)
          师:窥伺是偷着看,你这么大声鹅就会发现的。(生小声读)
          师:太慢了,你这也太慢了,哪能吃上饭啊?(生加快读)
          师:(范读)扬——长——而——去,多得意啊!
          生:扬长而去……空空如也!(鼓掌)
          师:听你这样一读我也想读,请大家看着我读。(老师绘声绘色地读,博得阵阵掌声。)
          师:有趣吗,可以这样读一读吗?(生声情并茂的读书博得阵阵掌声)
         
      (基于对前一部分教学过程中品词析句的方法领会和感受,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尤为简单,让读凸显课堂,以读代讲,层层推进:一读,比较“白鹅”和“鹅老爷”表达效果的不同,给读定个基调;二读,对比鹅、狗的不同表现,给读增添情趣;三读,教师示范,创设情境,让读更有激情;四读,学生展示,享受朗读,让读更具魅力。)
      享受感悟,训练表达
          我教“一句话”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之后,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表达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师:其实文中用了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这句话是——
          生:(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聪明的孩子可以把这个句子读成一个词语。
          生:(齐)“高傲。”
          师:同学们,难怪作者愿意像堂倌一样不胜其烦地伺候这位鹅老爷,他喜欢这白鹅吗?那你怎么来读这一句话呢?
          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受,还是这一个句子,学生却读出了白鹅的有趣和可爱,把高傲中所隐含的内容读了出来,披文入情,从而把薄书读厚。同一个句子,读出不同的味道,这是否是尊重了个体差异?是否是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这是不是朗读所带给孩子们的读书乐趣呢?)
          “课外续读”
         
      师:这么令人喜爱、如此有趣的家伙,谁能把它忘了呢?难怪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原文中曾这样写道(课件出示):我的房子要卖掉的前几天,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在送出的几天之内,我感觉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留恋……
          师:他在留恋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
         
      (如果课堂还在继续,相信学生知道“他在留恋什么”,这样的课外续读既是对文本的回归,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加深印象,把文字内化成鲜活的形象,留于学生心中,又是对文本的拓展和延伸。整节课的教学在读、思、悟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训练了表达。整节课每个环节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水乳交融的。“真读书”“学语言”“重情趣”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我想:这样的课堂是真正带领学生享受了语言,亲近了文本,也是学生期待的课堂。)
      (陈金龙执教《白鹅》在全国第六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
 

关键字: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大全   白鹅 金龙 语文

让语文味浓一些,再浓一些—我教《白鹅》陈金龙相关的文章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