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咬文嚼字”中有效朗读:《狐假虎威》教学思考
辨字释词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也是体现教师基本功的环节。在参加叠彩区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我执教的三年级课文《狐假虎威》有成功、有不足,现将自己的教学反思与大家分享。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有时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教学《狐假虎威》时第五自然段的蒙是一个关键的词,我采取与课文情境相结合的办法来理解。在第四自然段狐狸对老虎说的一段话是文章的重点,狐狸只有“蒙”得像,才能唬住老虎。在教学时学生先读了狐狸的话,效果不错,但是还不算真正进入了情境,我这时找了一个学生上来,让他戴上狐狸的头饰,我戴上老虎的头饰,一把抓住他,对他说:“我是大老虎,你就是我手中的狐狸,如果你蒙不住我,那你的小命就――”“不保了!”学生一起说道。我的话完毕,学生果真有模有样的学着狐狸的样子,扯着嗓子说“我是老天爷派来管你们百兽的……”而我就恰当的抓住时机,对学生说:“是哦!看你讲话那么有底气,可能真的很有来头哦!把我给蒙住了,我还是松开你吧!但是我是老虎,百兽之王,又有点不太相信。”“不信就跟我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说完就迈步往前走。这是全部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完全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读重点段落,理解关键词就一一破解了。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中我得到的启发是:要想学生进行有效的咬文嚼字,就必须将词语与其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记住词语的意思、体会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更因为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记住这个词语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
在狐狸和老虎进入森林后各自表现这个部分,我本来设计是抓四个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来体现狐狸的小人得志老和虎的疑惑,以先读后演和的形式进行。但是就是这个环节,我在处理对词语的适时理解上缺乏深度,结果学生的重点放在了表演上,违背了表演是为了将理解的内容恰当的表现出来这个主旨,以至后面的表演有些乱,不到位。所以,“咬文嚼字”要到位,才能进行相关的延伸环节,不然就流于形式了。
这是我上本课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和老师们交流,得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