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幼教无忧网小学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依据教学目标 开掘教材资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解读

依据教学目标 开掘教材资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解读

12-01 00:20:31 | http://www.youjiao51.com | 310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依据教学目标 开掘教材资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解读

依据教学目标 开掘教材资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解读

高林生
目标具有导向、激励、检测等重要功能。因此,解读教材、开掘教学资源,理所当然地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比如对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11条要求。概括其中针对阅读理解的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二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下面想以苏教版五上的一篇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例,具体说说如何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有关理解的要求来解读课文。
一、关于词句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五、六年级理解词句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那么,这篇课文拥有这方面的资源吗?如果有,又是那些呢?
词的上阕这样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其中的“明月”和“清风”、“惊鹊”与“鸣蝉”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全词先以“明月”起笔,后以“清风”相承,颇具匠心。夜行黄沙中,光线自然不足,但“明月”一出,顿使所见之景物光亮了许多,随后再以“清风”相辅,更显整个的夜空分外清澄。尤其是“明月”、“清风”与“惊鹊”、“鸣蝉”的搭配更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因“明月”、“清风”而引起鹊惊、蝉鸣;又因鹊惊、蝉鸣的“动景”,而更显“夜行黄沙道中”的清幽、宁静。我们知道,“动”和“静”原本是一对矛盾,但在这里却被作者演化为相辅相成、相因相生、互相转化,对立统一。对“夜行黄沙道中”的清静课文并不是直述,而是先以“明月”和“清风”置景,然后抓住此景中“惊鹊”、“鸣蝉”这两个细微的动态物象来做反衬,从而表达出作者恬淡、安谧的心态以及追求“动中有静,寂处有音”的审美境界和情趣。
另外,这半阕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也需要关注。首先应该看到,这两句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界里的“蛙声”化成了人间夸赞丰年的说词。一般情况下,此起彼伏的蛙声并不是什么美声仙乐,常常是“聒噪”的代名词。但是到了作者的眼中和笔下,原本令人生厌的蛙声却被涂上了一层愉悦、欢快的色彩,化成了夸赞丰年的话语,再加上“一片”的补充修饰,自然会让人联想起七嘴八舌说丰年的场景。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蛙声”已不在是对自然声响的简单实写,而是作者心情、心境的描摹。这也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作者“化蛙声为神奇”的功夫而拍案叫绝。因此,此处的“明月”、“清风”、“惊鹊”、“鸣蝉”以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必然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要求的典型范例。
再来看下半阕的词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开头的两句,作者依据《西江月》的格律要求巧妙地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分别在上下句中嵌入了数词:“七八”和“两三”,从而构成了上下对应,前后勾连,词句凝炼、结构严谨的对偶句。这种写法的作用至少有二:一是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里的“星”是寥落的疏星,这里的“雨”是轻微的阵雨,而此情此景恰好与上半阕清幽的夜色、恬静的气氛和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相映成趣;二是这两组数词的运用,不但使这一对句的外在形式更有一种均衡感,而且使词句的节奏更加工稳、和谐。因此我们说,即便是平淡无奇的数词,只要运用精当,同样可以收到妙趣横生、神采飞扬的艺术效果。另外,词的最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路转”与“忽见”也应关注。因为这两个词语的出现,使得词作描述的情境忽地一转,陡然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作者夜行于黄沙道中,路径早已是了然于胸,但因醉心于倾听饱含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之中,竟然忘却了周围的事物。骤然间,“路转溪桥”,原来熟知的、社林边的茅屋小店已尽在眼前。“忽见”一词,不但写出了作者顷刻间看得分明情境,以及见到“茅店”之后的欢欣,而且表达了作者沉浸于稻花香中,以至忘却了道途远近而怡然自得的迷恋程度。“路转”与“忽见”这两个词语,有如弹丸脱手,一下子敲开了新的画卷。因此认识、把握“路转”与“忽见”在表情达意上所起到了的作用至关重要。
还应强调的是,本文数词的运用更是一大亮点。比如上阕的数词“半”,就点明了时处半夜。“一”就点明了到处是蛙声。特别是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的数词更是佳妙。天外之星“七八个”,说的是乌云密布而有间隙;山前之雨“两三点”,说的是大雨欲下却有收敛:星一多,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很可能是大雨。唯有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能构成清朗、恬静的境界,才能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作者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即便是平平常常的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甚密,同样值得欣赏、玩味。
二.关于表达的顺序
《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是这样要求的:“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里所说的表达顺序包括了词、句、段的顺序安排。就这首词的实际情况来看,最需关注的是句序以及段的顺序安排。
先说段的顺序。从总体上看,这首词的上半阕写的是夜晴,而下半阕写的是夜雨。先晴后雨,顺理成章。难能可贵的是,上半阕虽然重在写晴,但却孕伏着夜雨将至的信息。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和常识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这种内在的、前因后果的段的先后顺序安排,其作用有三:一是让人们看到了课文结构形式的完美,二是让人们感受到了夜行过程的延展,行路时间的推移,三是为下半阕心情急迫,匆匆赶路、避雨,忽见茅店的欣喜埋下了伏笔。一举而三得,可见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匠心和功力。
再说句子的顺序。在这首词中,有两组句子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上半阕“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二是下半阕“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很显然,这两组句子都是倒装句。我们在理解古代诗词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恐怕就是由于格律限而制造成的语句的特殊性。宋代王安石曾把古诗用语有时跟散文不一样的现象,称作“诗家语”。那么,古诗词常用的倒装句,乃是“诗家语”的类型之一。就拿“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来说吧,作者之所以先出“说”的内容,然后再补“声”的来源,一来是更为准确地描摹当时的情境:因为作者是夜间行路,自然是视觉模糊,而听觉敏锐,所以,先闻其声,再察其源,合情合理;二来是这一倒装,更加突显作者心中的最爱----愿闻蛙声说丰年。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组倒装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如果是按照散文的叙述顺序来解读这两句的话,这里先写的应是茅店,次写的是社林,再次是路转,最后才是溪桥、果真如此,那最后一句就应该写作“路转忽见溪桥”了。我们说,作者之所以有意将“茅店”前置,而有意将“忽见”放在最后,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要突出作者对“旧时茅店”特有的那份眷恋,那份情感。
三、关于题材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诗歌题材课文的教学要求一共有三项:一是“大体把握诗意”;二是“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三是“体会诗人的情感。”
关于诗意和情境不必多说,通过上文的分析已经较为清晰了。这里单说诗人的情感问题。大家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时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作品之—。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作者被奸佞中伤而罢官后,在上饶家居十五年左右。也正是由于作者的境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他的情感世界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他的词作也自然会呈现出与原来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迥然不同的风格。辛弃疾一生都在追求驱逐外敌,重整河山的目标,但此时,他面对被贬闲居的现实,无限的悲哀涌上心头,这里有对山河破碎的悲哀,有对壮志成空的悲哀;有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悲哀,即便如此,但作者依然以英雄自许、绝不甘心沉沦。应该说,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也正是这样一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同样无可奈何的心境,使辛弃疾和陆游一样,不得不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的途径。又兼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也只好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更加贴近自然,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所以,他在这个时期的词作更多的是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对陆游心态的评价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我想,钱先生说的是陆游,但这又何尝不是辛弃疾当时情感世界的概括描述呢?至此,可以看出,要“体会诗人的情感”,一定要与诗人的身世与处境相结合。前人所说的读文章需“知人论世”,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
综合以上所说的三条,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目标的导向对解读教材具有把关定向的功能,一定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然,教师解读的结果决不能照本宣科地搬进课堂,还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必要的选择,进行必要的转化,但真正依照目标的导向,把教材读懂,弄明白,充分开掘、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工程。

 

关键字: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大全   

依据教学目标 开掘教材资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解读相关的文章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