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少儿故事 优生优育 幼儿园工作计划总结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管理 早期教育 幼儿园保育知识
幼教无忧网幼教文章早期教育儿童科普生命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生死观

生命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生死观

03-22 04:23:19 | http://www.youjiao51.com | 312 | 儿童科普

生命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生死观
    过去在遇到生死观的问题时,多数家长会闪烁其词,或者干脆以回避了事,这样的言行给生死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学生很可能在其它途径中获得不正确的信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珍惜、热爱生命,生命教育课走进了青少年的课堂,它要求从学校开始关注生命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以期待通过生命教育让孩子活得健康、愉快、精彩。

    让孩子在腰上绑沙袋以此体会母亲怀孕的艰辛,这样的模拟情景在课堂“露面”,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感受中认识生命的起源与诞生,首先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还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对自我的生命进行保护,与陌生人接触要警惕,进行正当的异性交往,对烟酒、毒品等有害的东西避而远之。进一步帮助孩子们了解生命其实是脆弱的,并不像伪科学所说的那样可以一次次地重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科学观念。

    相对于生,沉重的死就更难让家长们开口。家长应当让孩子认识到死是生命终结的正常的自然过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并不可怕。对即将走完自己生命最后历程的老人进行临终关怀,让孩子了解这仅仅是肉体上的死亡,一个人的精神是会永远存在的。

    直面青少年生死观教育:缘何有颗玻璃心

    是什么让还在花季的孩子选择轻生、不再留恋世界的多姿?又为什么如今的孩子愈发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失败?近几年,关于中小学生的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并有上升趋势。于是,社会对直面生死的生死观教育的呼声日趋高涨,生死观教育也成了摆在家长、老师面前的一道题。但是,不少家长却并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生死观的教育,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认识生与死,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走近并直面生死观教育。

    案例一:不堪学习重压选择轻生

    17岁的小叶是某中学的学生,平时性格比较内向,有点沉默寡言,有事总是喜欢放在心里,不善于和家长、同学交流,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是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因此经常受到父母的责备。在一次期末考试后,由于学习成绩没有好转,重压之下她便产生了“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吞食了大量的安眠药,因发现及时,没有酿成悲剧。

    案例二:明星学生更显脆弱

    学生李某今年15岁,正读初三,在班上担任班长一职,一次考前准备不充分,却又想要保持好成绩,于是铤而走险在考场上作了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学校为了整顿考场纪律,不给他改过的机会就给了一个警告处分,甚至还在广播里进行了宣布。这使得李某深受刺激,当时就接受不了,感到:“真正没法活了”、“无法做人了”,于是回到家后就开煤气自杀,所幸被邻居及时发现,挽回了生命。

    案例三:不让转学就自杀

    罗罗的父母十分宠爱自己的孩子,对于罗罗提出来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新的学期开学了,罗罗要到一所寄宿制学校学习,可习惯住在家里的罗罗不高兴了,硬要父母想办法把自己转到其他学校,并威胁着说,“要是不让我转校,我就死给你们看。”在威胁无果、无法和父母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罗罗选择了在家里自尽。

    关键词一:迷信与网络游戏

    据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认为“人是可以死而复生的”。这样的看法显然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蛊惑,“既然人死并无大碍,过段时间后还可以重生一次,那就没有所谓的‘终结’了”,抱着这样的想法,一些学生自然不把生命当回事。除此之外,时下的网络游戏、武侠小说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有不少人会觉得人是刀枪不入的,而生命是可以重复的。诸如此类的虚幻东西对青少年们造成误导,导致他们对生命的不珍惜。

    关键词二:心理脆弱

    青少年自杀事件的出现和孩子们的自身也有很大关系,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温室里的花朵、蜜糖水中泡大的宝贝,因此在他们中普遍存在着心理比较脆弱的情况。

    意志力薄弱,经受不起挫折,一点点小事无法解决就起轻生的念头,动不动就不想活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化的表现,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三:学业压力过大

    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学习压力比较大的现状,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重压之下,孩子们往往会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此外,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阶段,如今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孩子们的生理发育期提前了,但是心理发育期却相应滞后,在这两者之间所出现的差距,使得许多孩子无法适应。

    关键词四:抗挫折能力差

    受家庭的功能缺损、结构缺损等周围生活环境的客观因素影响,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强,从而抗挫折能力大大减弱,对生命产生漠视。比如某些孩子在学校上课时表现良好,但是回到家中却因为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等情况引发自身对生命的不爱惜。

关键字:儿童科普,儿童科普故事,儿童科普读物,牛顿儿童科普俱乐部,儿童科普文章   

生命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生死观相关的文章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