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纷霞《香港,璀璨的明珠》听课随笔
陈纷霞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与繁华,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文本内容丰富,富有趣味性。这节公开研讨课,从“揭题”,到“自学”,再到“交流”,教学梯度明朗,节奏紧凑,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整堂课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实效。“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在她的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可以说她为我们课题组追寻的“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做了很好的示范。
本节公开课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郑老师的词语教学。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需要教师不拘一格地教,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本课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大饱口福、旅游胜地、举世闻名、夜幕降临、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五洲四海、璀璨无比、佳肴’等。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前预习让学生查字典(这点是听郑老师说的),或是课堂结合上下文理解,还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教师都有意识地引导,点拨,并鼓励学生积累,使之内化。在教学流程中,郑老师多次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如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读书以及培养学生语言表述的能力。
但是,听完这一节略读课的教学,我还是有点想法想提出来与大家探讨,就是略读课究竟该怎样教?是否能上成精读课?什么可以略?什么不能略?相信这是目前许多一线教师都迷惘的问题。
就我本人的看法,我觉得其实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要求不同,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一般只要求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略读课文教学虽不像精读课文那样层层剖析,但也不能如浮光掠影,一带而过。这节课,在粗知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的教学上郑老师做得还是很好的,就我课堂观察,学生百分八十以上都能把握本篇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而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郑老师能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能做到对于重点感悟部分求“精”。可是这“精”的程度到底应该到哪儿呢?什么可以略?什么不能略?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天堂、旅游圣地”是本课课文中的四个重要的部分,郑老师好像在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教学上都着力一致,都求“精”了,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才导致这堂课到最后时间不够用,才让听课的老师觉得整堂课听下来好像是在上精读课。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前,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价一下目标的达成。阅读活动的设计也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应以练习设计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我觉得王老师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知道各位课题组的同仁有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