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鹬蚌相争》有得--顾婕
12-01 00:29:40 | http://www.youjiao51.com | 137次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听《鹬蚌相争》有得--顾婕
- 顾婕
听曹红兵老师上课,总让我觉得很舒适,课堂的气氛挺轻快,老师和同学们说着想着,文章就弄明白了。这次听曹老师上寓言,其实不太容易上得到位,但这节课上,学生们的侃侃而谈已经说明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他们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所呈现的效果是很好的。
首先,很欣赏曹老师和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曹老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通过读课文,找到关键的词语,让学生说理解。这里的说不是简单的说,学生都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还很有热烈讨论的气氛。曹老师问“为什么河蚌还是不松开壳?”大家各有各的理论,曹老师觉得有道理就接受,目的就是理解河蚌的“毫不示弱、得意洋洋”。而课堂上还有“假如没有渔翁,会怎样?”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曹老师很宽容,肯定了多种有可能的答案。不过讨论当然不能过火,曹老师适时还是说到了“寓言”的特点,文章有的地方大家可能是会有点小疑问,但是文章的道理是很鲜明的。让学生勇于解决心中的疑惑是很必要的,只有大家多想多动脑,课文才能真正弄懂。我很喜欢这样热烈的课堂,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坐在第三组第二排的一个男生回答问题可棒了,说得很有道理,还发现了鹬和蚌说的话有相对的地方,能够前后联系地来理解课文,学得很灵活。
另外,曹老师的亮点就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入了《战国策》中一个相关的故事。而且精彩就在于没有让学生简单地读读,而是用两个省略号留白,巧妙地让学生背诵了课文,又让学生巩固了刚刚领悟的道理。“谁是鹬?谁是蚌?谁是渔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已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了在课文中学到的内容。这让我想到了贾卉老师以前上的《三顾茅庐》,也是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出师表》。两者真是异曲同工,都彰显出上课老师的非凡智慧。(www.youjiao51.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听课也是我积累学习的过程。学一点,想一点,对我们的课堂改善会好一点,活一点。
关键字: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