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酣畅淋漓 精致深刻《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12-01 00:29:40 | http://www.youjiao51.com | 611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酣畅淋漓 精致深刻《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酣畅淋漓 精致深刻《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执教:如皋姜书华

地点: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课前热身

1、板书课题

2、组织鼓点节奏训练。|×—|×  ×|   |×—|××  0|

一、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堂课继续学习(齐读)

 

生:《安塞腰鼓》

 

二、             走进1-4小节

 

1.       读——

 

师:轻轻打开课本,让我们来到那旷远的表演场地。谁来读一读1-4小节。

 

生:纷纷举手

 

师:指名

 

生:读书1-4小节

 

2.       想“情景”,体会“后生”——

 

师:听到他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静静地打在那边,酝酿着气氛。……

 

师:(提醒)在酝酿着感情。

 

生1:在酝酿着感情,准备开始表演。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2: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齐齐地站在那里,深呼吸,准备把酝酿的情感爆发出来。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这里有个不怎么常见的词语【出示课件:一群茂腾腾的后生】透过这个词语,你又能想到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啊?

 

生3:一群生机勃勃的后生

 

师:你读一读

 

生3: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生4:这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后生。

 

师:还有吗?

 

生5:这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后生。

 

师:你读一读

 

生5: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师:老师在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读一读。

 

生5:【读】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3.       想“情景”,体会“安静”——

 

师:好多了。一群生龙活虎的后生,此刻却显得那么的安静。透过这份安静你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呢?

 

生6:这些后生这时候的安静其实是在酝酿着感情。马上就有一场精彩的场面呈现给观众。

 

师:还有吗?

 

生7:他们这是在养精蓄锐。人们都说这是暴风雨前的安静。

 

师:真了不起!这就是—此时无声——

 

生齐:胜有声。

 

师:我们来读出这不同寻常的静。

 

生8:读第一节

 

4.       欣赏“鼓声”,交流“感受”——

 

师:安塞腰鼓敲起来啦。【出示课件】

 

生:【欣赏课件】

 

师:此时此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

 

生9:他们击起了腰鼓,使大地变得颤抖了。

 

师:大地都变得颤抖了——那个女孩说——

 

生10:他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他们拼命地敲着鼓,黄土飞扬,他们把自己的激情全部都释放出来。

 

师:全部都释放出来——还有哪个同学说说?

 

生11:他们敲起来啊,就使人震撼着。让我还想一直听下去。

 

三、             走进第二段,

 

1.       一读,抓“特点”——

 

师:哦——还想一直听下去。课文中怎么描述着壮阔、豪放的安塞腰鼓的。我们读读课文5—17小节。留意一下,课文中的“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几次,画下来。开始。

 

生12:【自由读课文,作记号】

 

师:【巡视了解】

 

师:课文中的“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出现了——

 

生齐:四次。

 

师:每一次出现都有一个相同的标点——

 

生齐:感叹号。

 

师:其实,每一次的感叹都有一个相应的情景而言。第一次感叹是怎样的情景?

 

生13:是安塞腰鼓的舞蹈场面。

 

生14:是安塞腰鼓的壮阔、豪迈、火烈。

 

师:是这样的形式——使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第二次呢?

 

生15:是因为安塞腰鼓发出了“隆隆隆隆隆隆”的沉重的响声。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师:真会用词语!第三次呢?

 

生16:第三次感叹是因为后生们,因为后生们把自己的蓬勃的生机都释放出来给了观众。

 

师:还有吗?

 

生17:第三次感叹是因为后生们充满着力量,呼呼作响,让人叹为观止。

 

师:这样的场景使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最后一次呢?

 

生18:是那令人……的舞姿。

 

师: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

 

2.       二读,体会“动人”——

 

1)   读、画、写——

 

师:我们就带着作者的这一唱三叹,再次走进课文的5—17小节。这一回啊,老师要求大家,静静地默读,画出最让你震撼的句子,把自己的点的感受写在旁边。【板书:读、画、写】提示一下,这样的感受不要长,最好精炼一点,哪怕一个字,一个词,只要能表达你的感受都行。开始——

 

生:【读、画、写】

 

2)   边交流边读重点句

 

师:【巡视了解】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9:一敲起来,就忘情了……这里,后生们忘记了所有的事情。

 

师:那是在课文的——

 

生19:第六节

 

师:看看这里【出示第六节】,读读这句话。

 

生:【看课件读第六节】

 

师:谁来说说?

 

A.     感悟“一捶”——

 

生20:这一捶啊,能震动整个黄高原。

 

师:能震动整个黄土地。还有谁?

 

生21:气吞山河的一捶。

 

师:还有谁来说说?

 

生22:惊心动魄的一捶。

 

生23:动人心悬的一捶。

 

生24:排山倒海之势的一捶.

 

师:大家都说得好。大家再读读这里面的词语,是否是让有更深刻的感受?

 

生:【自由轻读第六节】

 

师:【侧耳倾听】你说。

 

B.     感悟首句——

 

生25:从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三个词语看出后生们养精蓄锐之后爆发出力量。足以用三个词来表示。

 

师:说得真好!你来说——

 

生25: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三个词一潮更比一潮高。

 

师:是一种递进是吗?还有谁来说说?

 

生26:这三个词一个比一个更好,是排比句, 发狠了,说明了这些后生一开始就搏击;忘情了,说明了他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指把自己的心放在这“隆隆隆隆”之中,在那里使劲地捶着。

 

师:啊,他们可以忘记哪些事情?

 

生27:能够忘记自己的烦恼。

 

师:烦恼、痛苦。

 

生28:忘记今天的农活。

 

师:琐碎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没有忘记。那就是——

 

生齐:那就是身上的腰鼓。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里。

 

生29:【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老师还想请人读一读。

 

生30:【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这一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C.     感悟“排比”——

 

生31: “【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斗虎一样,是强劲的风姿。”从这里可以看出后生们的每一个细胞都活动,都在跳跃着,跟着那种节拍在活动。

 

师:那是用怎样的句式来描写这种感觉的呢?

 

生32:排比句。

 

师:这种排山倒海之势的排比句来表达这样的感受。【出示课件:排比句——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同学们,作者在这里用排比句对安塞腰鼓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好好读读,体会体会,哪些词?

 

生:【自由朗读体会排比句——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

 

师:你说——

 

生33:【由衷地】这个场面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啊!

 

师:惊心动魄的场面对吗?是哪些词呢?

 

生34:这是一个气势磅礴、气吞山河的场面啊!

 

生35: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

 

师:是啊!是用哪些词语?

 

生36:作者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句来写的。使我们读起来都没有半分喘气的机会。

 

师:你来读读好吗?

 

生36:【读排比句——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

 

师:骤雨,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啊?

 

生37:骤雨给我们急促强烈的感觉。

 

师:作者说鼓点是骤雨是要说——

 

生37:鼓点急促。

 

师:就是说鼓点就像

 

生37:骤雨那样急促强烈。

 

师: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37:【读“骤雨……”】

 

师:还有吗?

 

生38:斗虎……,斗虎,要很勇敢,而且劲儿要特别大。安塞腰鼓他声音特别大,特别……

 

师:特别震撼,是吗?要用斗虎一样的气概来敲击!是吗?

 

生39:斗虎……,说明他们的舞姿是强健有力的。

 

师:说得真好!还有谁?

 

生40:旋风……,流苏飞舞起来,说明速度很快!

 

师:读读看。

 

生40:【读】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师:同学们,把我们所有的理解都送进去,谁来完整地读这一节?

 

生41:【老师示意他坐着读,读全小节】

 

师:这个同学不简单,脚坏了还来上这一堂课。老师把这一组排比句进行的这样的排列,【出示课件:排成诗行的排比句:——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我想,您一定有新的感受。谁再读读?

 

生42:【读:排成诗行的排比句】

 

师:我们一起来,齐——

 

生齐:【读:排成诗行的排比句】

 

3)   感悟“气势”——

 

师:谁来把这一节完整地读一遍,作者是怎样描述着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的!

 

生43:【读第六节】

 

师:听到这里,你的细胞,你的血液——

 

生44:我的全身都沸腾起来了。

 

生45: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像着了火一样,滚烫的。

 

生46: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汗毛都跟着安塞腰鼓一起沸腾一起蹦跳!

 

师:这样的感觉是我们感到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

 

生齐:燥热了,

 

师:这腰鼓使——

 

生齐:……

 

师:这腰鼓使这世界立即变得——

 

生齐:……

 

师:作者情不自禁地感叹——

 

生齐:好一个安塞腰鼓!

 

4)   感悟鼓声——

 

师:闭上眼睛,听一听这安塞腰鼓!【课件出示:鼓声隆隆】

 

生:【听鼓声】

 

师:【课件出示:“百十个后生……”那三节】引读:这百十个腰鼓发出沉重的响声——

 

生47:碰撞在……

 

师:引读——

 

生齐:隆隆隆隆隆隆!

 

师:引读:这百十个腰鼓发出沉重的响声——

 

生48:碰撞在观众的心……

 

师:引读——

 

生齐:隆隆隆隆隆隆!

 

师: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生齐:好一个安塞腰鼓!

 

5)   感悟能量:

 

师:这样震撼人心的鼓声是怎样的后生敲击出来的啊?继续交流课文其他地方。

 

生49:【读:这后生急速的搏击着……大起大落的搏击……震撼着……威逼着你……】这一句话说明后生们搏击的力度非常的大。

 

师:他体会到一个词力度。这一节中有个词反复地出现——

 

生50:大起大落的搏击着,是说搏击的幅度之大。

 

师:也就是说这样的搏击力度之强,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他震撼着你,【引读——】

 

生齐: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师: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还有哪些地方是你感受颇深?

 

生51:【读】他是农民以着裹着的躯体……能量!

 

师:这句话啊很长,有点难度,我们来好好练一练,

 

生:【练习读这一句话】

 

师:还请你——

 

生51:【读】他是农民衣着裹着的躯体……能量!

 

师:好!句子难读,但是我们只要多读几遍就能读好。我们再读几遍。

 

生:【练习读这一句话】

 

师:你说——

 

生52:这些后生们每天都是粗茶淡饭。

 

师:你怎么知道?

 

生52:【读】他是农民衣着裹着的躯体,那红豆角……。红豆角和老南瓜说明后生们吃的不是很好的东西。

 

师:后生们吃的不是很好的食物。这两种食物是他们当地主要的食物。

 

生53:这些后生们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是释放出来的能量是非常伟大的。

 

师:非常伟大的,换一个词更好——

 

生53:奇伟磅礴。

 

师:就是这样衣着……、生活艰苦的后生们,竟然迸发出这样奇伟磅礴的力量。这里的奇指的是——

 

生54:奇特。

 

师:这里的伟指的是——

 

生54:雄伟。

 

师:还有什么意思?

 

生55:人。

 

师:这里的伟指的是——

 

生56:宏伟。

 

师:因为是场面描写,宏伟最恰当不过了。这些后生竟然能敲出这样奇特宏伟的安塞腰鼓。听老师来读读这一句。【读这一句话】谁来试试——

 

生57:【读这一句话】

 

师:你读得那样的投入!【生纷纷举手要求读这一句话】

 

生58:【读这一句话】

 

师:我们一起来,齐——

 

生齐:【读这一句话】

 

6)   整体回味,定格形象

 

A.     整体回味

 

师:谁再来完整地读一节,让我们体会一下这能量【生纷纷举手要求读这一句话】

 

生59:【完整地读一节】

 

师:谁再来完整地读一节,诗我们的感受更强烈一点。

 

生60:【完整地读一节】

 

师:太好了!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能量的奇伟,齐——

 

生齐:【读这一节】

 

B.     定格形象

 

师:让我们接着这画面,借着作者语言,把这能量十足的后生定格在自己的心中。【课件出示:省略了重要内容的这一节,和音乐】一起,读——

 

生齐:【根据课件提示来读、背这一节】

 

师:黄土地,曾经是封闭落后的,但即使这样具有能量的高原人走出了封闭走向了开放摆脱了贫穷!人们不禁这样感叹【课件出示: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好一个安塞腰鼓!】【引读:】你生养了这些……

 

生齐:【读】元气淋漓的后生

 

师:【引读:】也只有你——

 

生齐:【读】才能经得起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师:人们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齐:【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7)   再赏舞姿,走进“现场”:

 

师:让我们再一次欣赏那不同凡响的后生敲出的不同凡响的鼓!【课件出示: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看到了吗?【引读:】每一个舞姿——

 

生齐:都充满着力量

 

师:【引读:】每一个舞姿——

 

生齐:……

 

师:【引读:】每一个舞姿——

 

生齐:……

 

师:【引读:】每一个舞姿——

 

师:【引读:】有一次感叹——

 

生齐: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里的安塞腰鼓!

 

8)   再赏鼓声,走进“心灵”

 

师:闭上眼睛,我们再一次听听那震撼人心的鼓声!【课件出示:安塞腰鼓鼓声】

 

生:【闭目聆听鼓声】

 

师:好,听到这惊天动地的鼓声,我们能看到怎样的情景?

 

【学生在鼓声中思考】

 

生61:我仿佛看见那些后生们拿着鼓捶在敲着鼓,旁边的山都在摇动着震撼着。

 

生62:我看到了后生们的腿手有力的搏击着,这鼓声震憾着我的心里面。

 

生63:我仿佛看到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正拿着鼓捶疯狂地敲着,黄土都满卷起来了,很磅礴。

 

师:气势磅薄!用了一个词——疯狂!真好!

 

生64:我仿佛看到了有一百团燃烧的热火,他们是这些后生们的希望!他们通过这个鼓声把黄土坡改善起来。

 

师:改善当地的环境当地的处境。好!我们再一次听听——【课件出示:安塞腰鼓鼓声】当他戛然而止的时候——【引读:】

 

生65:世界出奇的寂静,……

 

师:这又恢复了那样的寂静那样的安静那样的宁静——谁再读读?

 

生66:【读】世界出奇的寂静,……嘹亮的鸡啼。

 

9)   品味“鸡啼”,提升认识:

 

师:耳畔的那一声嘹亮的鸡啼,似乎让我们看到这陕北后生们的——

 

生67: 陕北后生们对明天充满着希望。

 

师:我们还看到了——

 

生68:陕北后生们对未来是那么的憧憬,他们希望未来因为他们而更美好。

 

师:我们还看到了——

 

生69:黄土高原美好的未来。

 

四、             借助名言,总结升华

 

师: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课件出示:评价】【引读:】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

 

生齐:【读课件】中华民族坚定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师:来,我们再一次由衷地发出心中由衷的感叹【课件出示:“排成诗行的排比句和最后一节”组合的内容】

 

生齐:【读课件】

 

师:这一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安塞腰鼓果然气势雄伟,酣畅淋漓,光看实录,我已经心潮澎湃。真是太棒了。我也好好地读过这篇课文,有一点不同的认识,拿出来与大家商榷。在学习整个实录的过程中,我最欣赏的是:生52:这些后生们每天都是粗茶淡饭。

   这是怎样的一个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说《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这是怎样的一群后生?

 

黄土高原上繁忙而辛苦的劳作造就了他们朴实如高粱的性格,“沉稳而安静”的神情里书写着黄土高原特有的气质,他们就是这样生活在一个“出奇地寂静”的世界,耳畔常常回响着“渺远的鸡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平凡的日子依旧如水,没有半点波澜,但这并不能遮掩住他们浑身散发的“茂腾腾”的活力,劳动如此,捶鼓更是如此,一捶起来就“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元气淋漓”,充满着“奇伟磅礴的力量”。

 

如果我们充分了解黄土高原文化,从《平凡的世界》中寻找窑洞文化,从一场场精彩的腰鼓表演背后看到高原人酣畅淋漓的性格,那么我们就能明白,这种艺术的背后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那就是生活。

因此,我认为,安塞腰鼓是艺术,更是生活。

抓“好一个安塞腰鼓”四句好像有点浅尝辄止的感觉。

这四句是全文的灵魂啊。

这“响彻云霄”的安塞腰鼓,敲响的是什么?


以下转自人教网站:

1.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

2.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为什么这样深情地歌颂这片土地?歌颂什么?──“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围绕这一话题,可以作相应的问题探讨。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去引导小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是否太深了?但,如果就上面帖子里的课而言,大家觉得这样可以了吗?

我看未必!

关键字: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大全   安塞腰鼓 课堂

酣畅淋漓 精致深刻《安塞腰鼓》课堂实录相关的文章

我来评论